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丁百仁[1] DING Bai-ren
出 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95-104,共10页Journal of Chinese Youth Social Science
基 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江苏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与政策调整研究”(课题编号:19SHC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双减'政策下城市居民家庭教养实践研究”(课题编号:B220201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基于CEPS2015数据,分析了流动儿童在迁入地习得的方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方言能力构成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力量,他们对方言越熟练,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在学校里,方言能力强的流动儿童通过扩大交往、增强认同、赢得接纳等实现社会融合,进而维持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方言能力的心理健康效应还有赖于语言环境,在本县(区)生源为主的学校中,方言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这表明倡导语言多样性和文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关注方言的情境适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流动儿童 心理健康 方言能力 学校融合 语言环境
分 类 号:G444[哲学宗教—心理学] B844.1[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6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