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再论朱熹、戴震的理欲之辨  

Reaching the Same Goal by Different Means:On Zhu Xi and Dai Zhen's Thought of Discrimination of Reason and Desir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庞子文 崔波[2] Pang Ziwen;Cui Bo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郑州450001 [2]郑州大学《周易》与古代文献研究所,郑州450001

出  处:《船山学刊》2022年第2期100-108,共9页Chuanshan Journal

摘  要:学界对朱熹、戴震“理欲之辨”的研究颇多,学者多认为朱熹之理欲观截然分理欲为二、以理杀人,与戴震之理欲观截然对立。实际上,包括戴震在内的诸多古今学者,由于未对朱熹不同语境下“天理”的适用主体及“人欲”的具体内涵细加分辨,进而夸大了朱熹、戴震理欲观的歧异。如若对朱熹、戴震二人“理”“欲”的概念、“存理去欲”的一致性及其主体进行分殊,可知二者理欲观殊途同归:朱熹、戴震理欲观的主要差异在于适用主体及路径不同,朱熹去“君子”之欲,使“君子”得义;戴震遂“小人”之欲,使“小人”得利。但二者理欲观有着相同的思想旨归,即通过调节有限的社会资源,使天下人各得其情、各得其利。

关 键 词:朱熹 戴震 理欲之辨 存理去欲 君子 小人 

分 类 号:B244.7[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49.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