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弢[1] 李美林 Xu Tao;Li Meilin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科学与无神论》2022年第1期12-18,共7页Science and Athe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元人论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的流变及影响考论”(18BZJ02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代西方哲学中出现的新“灵魂论”,既不意味着灵魂实体说及其依据传统二元论的复兴,也不足以撼动物理主义在当代心身问题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而是再次印证恩格斯的判断,即随科学发展“唯心主义体系也愈来愈加进了唯物主义的内容”。因为其支持者找不到有效的科学和经验证据来证明“灵魂”存在与不朽,而且为避免传统二元论难以解释心身之间的协调一致性等困难,他们非但无法完全否定心与身的统一性及其在功能上的相互依赖,还需要暗中放弃将人仅仅归结为“灵魂”的极端唯心论立场。对这种具有调和主义与不可知论倾向的学说,我们无需等到相关科学完全揭开心身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制后再来评判,因为从辩证的、发展的和全面的观点看,相关科学对心理活动与大脑或神经系统活动的特定关联已有认识,已足以让我们排除任何关于“灵魂”的形而上学假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11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