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未成熟状态”及其教育意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艳秋[1] 王庆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出  处:《生活教育》2021年第24期43-46,共4页Life&Education

基  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杜威教育哲学:出场语境与当代价值”(DAA130211)。

摘  要:通常,我们将儿童的“未成熟”视为“幼稚”,多赋予其消极的色彩。而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将“未成熟状态”看作儿童生长的首要条件,肯定其在儿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和价值。这便赋予了儿童“未成熟状态”可贵的教育意蕴,即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关注儿童切实存在的未成熟状态,尊重儿童的未成熟,以依赖和可塑性为切入点,探寻其中的教育因子,并在活动过程中借由环境的中介作用,巧妙地进行生活的教育,促进儿童的生长。

关 键 词:杜威 “未成熟状态” 儿童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