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对演奏者音乐作品意义建构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纪静雯 

机构地区:[1]四川音乐学院

出  处:《文化产业》2022年第11期55-58,共4页Culture Industry

摘  要:现象学音乐美学源自茵加尔顿对其导师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衍生。而后出现了多个将现象学思想进行加工、建构的学者,如舒茨、杜夫海纳等。他们的音乐美学思想对现代演奏者有不同寻常的启示及指导作用。从现象学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启示音乐表演者如何分析音乐作品,使表演者在保留作曲家意图及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充分展现个人魅力,完成音乐作品意义的构建,进而创造一个真正的审美对象。

关 键 词:音乐美学 音乐作品 音乐表演者 胡塞尔现象学 杜夫海纳 作品内涵 审美对象 意义建构 

分 类 号:J62[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