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怡[1] 于红梅[1] 朱芳[1] 尚劲雅 胡志鹏[1]
出 处:《基层医学论坛》2022年第8期33-35,共3页The Medical Forum
摘 要:目的分析长治市新生儿听力与耳聋基因同步筛查结果,为同步筛查的普遍开展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选取长治市2013年6月—2020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于出生后48 h后至出院前进行耳声发射(OAE)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听力筛查,同时采集其足跟血并提取DNA,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35delG,176_191del16,235delC,299_300delAT)、GJB3(538C>T)、SLC26A4(IVS7-2A>G,2168A>G)和线粒体DNA12SrRNA(1555A>G,1494C>T)。初筛未通过者30~42 d左右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龄进行二次听性脑干反应复筛,未通过者行听力诊断。对两种联合筛查方式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6月—2020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244454例,其中223617例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筛查率91.48%,共有28002例未通过初筛,初筛未通过率为12.52%,完成复筛22442例,复筛率为80.14%,复筛未通过3264例,复筛未通过率为14.54%,3个月龄二次复筛未通过622例,进行了听力学诊断,确诊听力障碍患儿63例。进行基因检测数221407例,耳聋基因异常者9987例(4.51%),其中先天性耳聋41例(0.019%),药物性耳聋815例(0.368%),SLC26A4基因变异携带者4714例(2.13%),GJB2基因变异携带者3731例(1.69%),GJB3基因变异携带者727例(0.33%)。其中耳聋基因筛查通过听力筛查阳性12.67%,耳聋基因筛查未通过听力筛查阳性15.77%(P<0.05);听力筛查通过耳聋基因筛查阳性4.75%,听力筛查未通过耳聋基因筛查阳性6.83%(P<0.05)。结论长治市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以GJB2基因突变、SLC26A4基因突变为主,是否携带耳聋突变基因与新生儿后期是否可以通过听力筛查没有任何关系。本地区复筛率偏低,今后要加强宣教、随访工作。听力筛查和耳聋基因联合筛查有互补性,可以早期发现耳聋,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减少耳聋对孩子的影响。
分 类 号:R174.1[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1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