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霞 Zhao Xia
机构地区:[1]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
出 处:《南方文坛》2022年第3期100-106,115,共8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6CWW029。
摘 要:西方儿童文学研究与精神分析理论之间有着密切的渊源。米切尔·伊根认为,“儿童文学的严肃研究或许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因为正是他从民间故事和童话中发现了支撑其无意识理论的证据”①。肯尼斯·纪德则认为,尽管我们很难把儿童文学与精神分析直接或简单地联系在一起,但可以确定的是,“整个为儿童写作的规划都被精神分析学尤其是儿童精神分析的见解改变了”②。他在《精神分析与儿童文学》一书中进一步指出,儿童文学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两者都为彼此带来了新的视野与方法的启迪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60.79.1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