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勇[1] 杜学文[1] Chen Yong;Du Xuewen
机构地区:[1]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 处:《少年儿童研究》2022年第3期53-61,共9页Children's Study
基 金: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jg20190092)的研究成果。
摘 要:基于为期三个月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学生的公众污名发生在入学之前,源于家庭情境下的规训与偏离,包括“升学失败”下的工具性污名以及“文化偏离”下的符号性污名。中职学生入学后并没有立刻接受污名标签中的观念,而是对这些观念进行求证、知觉与抵抗。其中,否定、社会比较、重建自我概念、消除是他们最常采用的四种策略。形成自我污名后,中职学生一方面在外部归因中接受和对抗污名观念带来的影响,并产生“城邦公民”式的互相监督与救赎行为;另一方面,在对待权威态度上,他们否定教师个体,却认可教师概念,表现出对“好”教师的追求,并在规则与自由的选择中创造一种独特的“生存哲学”。
分 类 号:G715.5[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