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与纪实性历史书写的一种可能——论杨春风长篇小说《辽河渡1931—1945》  被引量:1

Local Chronicles and a Possibility of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ord:On Yang Chunfeng’s Novel Liaohe River Crossing 1931—194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玉杰[1] 张冬秀 Wu Yujie;Zhang Dongxiu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文学院 [2]沈阳大学文法学院

出  处:《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2期137-143,共7页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2020年度科学研究立项“文学史观与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的话语型构”(LJC202023);辽宁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项目“经典性建构与辽宁文学新时代”(LNSGYP20062)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人民的抗战史,曾被不同时代的东北作家反复书写。如果说早期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群与滞留东北沦陷区的作家们,更侧重以切身体验和感受写出沦陷区人民被奴役的现实,那么21世纪以来的东北作家如迟子建、刘庆等则更注重借助文学想象复原沦陷区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景与个体生命体验。他们都从各自的角度向人们展现着不同维度上的历史真实。杨春风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辽河渡1931—1945》是其中较为特别的一部,其具有较强的地方志色彩。

关 键 词:长篇历史小说 东北作家群 东北沦陷区 历史书写 文学想象 迟子建 地方志 纪实性 

分 类 号:I207.4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