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涛[1] Li Tao
出 处:《现代哲学》2022年第3期101-107,共7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翻译与注疏研究”(20JHQ026)。
摘 要:人们通常要么认为海德格尔是反对现代性的,要么认为海德格尔反对整个西方形而上学并试图开启思想的第二次开端。而施特劳斯认为,海德格尔是最激进的现代性第三次浪潮。笔者认为施特劳斯的说法是富有洞见的。本文认为,从海德格尔前期的思与行来看,他在古今之争中的立场是明确的,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海德格尔支持纳粹的政治言行,是与他的本真伦理学和反在场形而上学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一核心思想是从基督教以来的现代性思想中生发的。海德格尔发扬了基督教无限潜能思想对古希腊在场形而上学及其伦理学的反对,将存在及此在规定为具有无限性和不定性的可能性,将现代性推向更激进的立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