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轨列车》的创刊号——从“无轨”二字说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瑾 

机构地区:[1]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部

出  处:《新文学史料》2022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左翼戏剧文献整理与研究(1929—1937),批准号18BZW140。

摘  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一个以刘呐鸥、施蛰存与穆时英为代表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一度活跃在上海文坛,风靡一时。作为“五四”以后一种新的小说流派,或说一种创作现象,他们与其他社团一样,也想编辑一本属于自己的刊物。1925年,一直在日本留学的刘呐鸥从日本青山学院毕业,回国到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读法文,遇见了同学戴望舒与施蛰存,相似的文学主张与审美风格令几个青年人一见如故。

关 键 词:小说流派 刘呐鸥 施蛰存 新感觉派 上海文坛 文学主张 戴望舒 穆时英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G239.29[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