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年第1期151-156,共6页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教育学一般课题“新中国成立70年民族教育发展的历程、经验与趋势研究”(BMA190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我国的民族教育方针经历了多次调整与修改。教育方针的转变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民族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上的价值取向转向与现实诉求变迁。从民族教育方针经历的初步探索期(1921—1948年)、建立形成期(1949—1976年)、改革发展期(1977—2011年)、全面发展期(2012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看,我国民族教育方针呈现出人才培养理念从尊重差异性向增进共同性与尊重、包容差异性转变、人才培养重心由重“量”向“质”“量”并进转变、人才培养标准由注重政治觉悟与文化知识向全面发展转变的演进趋势。党的百年民族教育方针演进历程表明,“两个基本点”“三条主线”是符合民族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坚持民族团结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守护线,坚持尊重民族地区实际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基准线,坚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是民族教育人才培养的生命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