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春晖
机构地区:[1]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 处:《领导科学》2022年第6期152-153,共2页Leadership Science
摘 要:一、《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的主要观点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一书,是一本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指导下的文学批评理论、方法论的书。伊格尔顿出生于英国普通工人家庭,少年时期便已接触到社会主义理论。他就读于一家普通的中学,后来进入剑桥大学,卑微的出身使其难以融入上流社会,开始以平民身份挑战贵族阶层。此时,马克思主义席卷欧洲,试图解放传统政治秩序。这种思潮对当时备感压抑的伊格尔顿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这种背景下,伊格尔顿对文学批评进行了反思,并在《文学理论导读》一书里提出:“文学理论一直不可分割地与政治信仰和思想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理论并不是一种依靠自身理性探究的对象,而是用来观察我们时代历史的一种特殊观点。”所以,在伊格尔顿看来,所谓纯粹的文学理论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是一个神话。所谓的纯粹文学是想以文学的语言对文学作品做出文学批评,而对其他非文学性的批评都排斥和放弃。伊格尔顿指出,这种论述的前提是文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本体,但实际上文学没有任何本体,它和世界上的诸多理论都是相互联系的。
关 键 词:伊格尔顿 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批评家 马克思主义观点 文学理论家 少年时期 贵族阶层 非文学性
分 类 号:I06-4[文学—文学理论] 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4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