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万华 Huang Wanhua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11-125,共15页Fujian Tribune
摘 要:华文文学与华裔文学是海外与中华文化有着血缘关系的两大文学形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双语写作中,以往的语言区分得以交汇。第一代中国旅外(移民)作家选择外语(双语)创作的作品,成为海外传播中华文化重要的一种载体,深化了中华文化传统的海外传播。细致考察,华文∕华裔文学又有着不同的区域(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形态。本文以早期欧华文学的两部作品《天桥》和《古韵》的比较为重点,讨论早期欧洲形态的华文∕华裔文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播。两部成功向海外读者传播中华文化的小说之间有着较大的分歧。这缘于各自创作海外语境的不同,折射出作家出自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播的需要而发生的语言选择的个人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揭示了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不同路径和方法,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传播效果。细心辨析华文∕华裔文学的区域形态和个体形态,乃为当前研究之要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