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毋小利[1]
机构地区:[1]河南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出 处:《中学语文》2022年第16期48-52,共5页
基 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项目“河南省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JSJYZD-0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包括散文、小说和诗歌等多种文体在内的语文教材回忆性选文中,普遍存在两重叙述视角的运用,用以表现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在一段历史进程中发展变化着的情感、态度和认知的相互交织。“过去的”和“当下的”两个“我”对同一人物、同一事物等叙述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体察和认知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了“我”这个个体在历史的不同瞬间所特有的多样的生命体验和感触。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此进行精准辨析,有助于他们深入细致地领会作品丰厚的内涵,因而在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