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妈妈”:在束缚中负重前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荷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出  处:《教育家》2022年第23期22-24,共3页Educator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教育能否有助于破解农村学生社会流动的困境研究”(编号为18ASH0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素来重视教育,这与传统社会所具有的阶层流动性有关——一个人即使出身寒微,只要勤学苦读,便有可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提升自己和家庭的社会地位,实现阶层的跃迁。这是传统中国不同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西方文献里,工人阶层的父母对子女多缺乏高的教育期望,而在中国,教育渴望可以跨越阶层,跨越城乡。随着教育渴望的层层上移,远距离求学的中小学生人数增多,陪读成为母职的一部分,近年来已从零星到普遍,从悄无声息到蔚然成风。

关 键 词:西方文献 工人阶层 中小学生 教育期望 陪读 勤学 阶层流动性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