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华宇 Zhang Huayu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戏曲研究》2022年第1期252-266,共15页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摘 要:从戏曲发生的角度而言,“雷殛”结局应是中国戏曲最早采用的结局模式之一。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赵贞女蔡二郎》条注云:“《赵贞女蔡二郎》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实为戏文之首。”①除《赵贞女蔡二郎》外,“雷殛”结局亦为后世部分戏曲作品袭用,如《金锁记》《劝善记》②《钵中莲》《清风亭》等皆以“雷殛”收束全剧或作为某一重要角色的结局嵌入剧情之中。然而,后人对不同戏曲作品中的“雷殛”结局却持褒贬不一的态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