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四六的“类俳”批评  被引量:1

A Review of the Theory of“Pai”in Parallel Prose Criticism of the Song Dynas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炳文[1] ZHANG Bingwen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53-62,共10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骈文“类俳”之说。最初,批评家所言“俳”既指文章“俳偶”追求文采审美但缺乏政教意义,又指“俳谐”之文具有娱乐性而不够庄重,还指“俳优”文人作为政教体系附庸的身份处境。古文运动兴起之后,宋代出现了立足文章本体的四六批评。其所谓“类俳”是文章学层面的专门批评,强调文学审美应与思想内容统一,辩证地指出娱乐之“俳”有其得体意义,体现了宋代士大夫文人的主体性。宋四六的“类俳”批评表现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创新意识,在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宋四六 类俳 俳偶 俳谐 俳优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