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优

作品数:111被引量:16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齐洲赵逵夫于天池刘伏玲季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方腔调,非遗有“戏”
《走向世界》2024年第43期29-31,共3页诸葛 
观千年古风古韵,奏万古弦歌不息。传统戏剧传承千古,立于世界舞台尽展芳华。一部中国戏曲发展史,就是不断继承创新的历史。从秦汉时期勾栏瓦舍兴起的乐舞、俳优、百戏,到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南戏、金元杂剧,再到明清传奇,各种戏曲逐渐...
关键词:金元杂剧 明清传奇 参军戏 南戏 俳优 继承创新 秦汉时期 世界舞台 
为赋乃俳,自悔类倡——汉代赋家位同俳优论与汉代俳谐文赋
《国学(汉斯)》2024年第4期761-768,共8页张盈盈 
本文从汉前“俳优”群体的特点及地位入手,结合《汉书》中有关汉代赋家“位同俳优”的论述对汉代赋家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辨析。其次,结合西汉赋家创作的俳谐风格文赋作品与相关史料,梳理汉代俳谐文赋的产生及流变历程,并据此分析西汉赋...
关键词:俳谐文赋 位同俳优 自悔心理 鸿都门学 经学 
唐长安地区百戏图像研究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6期94-97,共4页卢静 
2022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唐代长安百戏图像研究”(2022HZ1718)研究成果。
百戏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文脉遗存,对戏曲的创作、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唐代是百戏艺术的鼎盛时期,此时的百戏表现形式多样,演出技巧高超,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唐代长安地区墓葬出土的百戏图、杂技俑和俳优俑,为研究唐代百戏艺术...
关键词:唐长安地区 百戏 唐墓壁画 乐舞图 俳优俑 杂技俑 
倡优与鹦鹉——汉代辞赋家的身份认同
《今古文创》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靳普惠 
汉代辞赋家的身份评判可以大致分为隐约的正面和鲜明的负面。隐约的正面是以班固为代表的史家评价,赋具有《诗》一般的讽谏意义;鲜明的负面则以扬子云为代表,认为赋是雕虫小技,更进一步辞赋家是“倡优”“俳优”而已。唐代纪唐夫“凤皇...
关键词:汉赋 辞赋家 倡优 俳优 
俳优与戏曲:历史渊源与表演特征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8-77,共10页戴楚雯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革命音乐百年发展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1&ZD034;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汉语音乐成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KYCX22_1513。
中国古代的俳优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作为统治阶层豢养的奴隶,地位卑微却又接近最高权力,既受到恩宠却又被人鄙夷,故而这一群体养成集自卑与智慧于一身的人格。随着宫廷文化下移,包括俳优在内的大批宫廷艺人流落民间,将自身携带的宫廷艺术...
关键词:俳优 优孟衣冠 逢场作戏 戏曲 
王禹偁的俳优心理与宋代诙谐文风的发展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3年第9期46-51,共6页曾子蓥 
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参加宫宴活动、即席赋诗可谓是昼锦之荣。在赏花钓鱼宴等宫宴活动中,翰林学士等词臣奉帝王之命与俳优共同参与宫廷文学的创作,文官们也因此与俳优群体产生了身份认知上的共鸣。而在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下,宫廷侍奉身...
关键词:王禹偁 俳优心理 词臣 优谏 
滑稽与笑谏:三国朱然墓漆画中的“俳奴”与“俳儿”被引量:1
《东南文化》2023年第4期92-96,97,98,共7页周方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服饰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14)阶段性成果。
汉末三国时期的优人群体中有“俳奴”与“俳儿”的区分,“俳奴”形貌亵狎,隐没于百戏群体之中;“俳儿”被豢养于内廷,还有专门的演出服饰。在朱然墓“宫闱宴乐图”漆案上“俳奴”与“刍人”同画面共存,说明俳优与侏儒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关键词:三国 朱然墓 俳优 俳奴 俳儿 
徐州汉画像石刻画的俳优杂技
《文物天地》2023年第7期20-22,共3页刘清瑶 
汉代徐州文化受到楚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响,其画像石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色。徐州画像石刻画的俳优杂技场景有冲狭、倒立、高絙寻橦、跳九跳剑等,这些场景体现了汉代杂技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是研究汉代杂...
关键词:徐州 汉画像石 俳优 杂技 
浅谈娱乐在中国现当代戏剧中的传承与发展
《剧影月报》2023年第3期55-56,共2页姜茜 
《汉语大辞典》中,将娱乐定义为:1.使人快乐;2.快乐有趣的活动。纵观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会发现中国戏剧从萌芽之日起,不断地发展直至其走向成熟,娱乐一直与它相伴相生:如西周时代,出现了专门从事调笑戏谑的俳优,他们的演出对象以皇帝为...
关键词:西周时代 汉语大辞典 传承与发展 幽默的语言 俳优 娱乐 发展历程 快乐 
徐州博物馆藏汉代陶俳优俑赏析
《文物天地》2023年第4期58-62,共5页黄豫民 武耕 
汉代社会崇尚厚葬、视死如生,随葬陶俑是当时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博物馆藏一组(四件)汉代陶俳优俑,从五官到服饰刻画乃至身体比例构造等方面,都不如汉代早期陶俑那样写实,但注重人物神情、体态的把握,追求神韵的塑造。其中杂技...
关键词:汉代 陶俑 乐舞百戏 丧葬文化 徐州博物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