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鹏[1]
出 处:《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8期22-24,共3页Journal of Jiamusi Vocational Institute
基 金: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20JSSZZD0035)。
摘 要:劳动异化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境遇,是劳动教育思想得以价值彰显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为无产阶级争取权利而奋斗,为工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革命思想,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得以形成的核心动力。马克思之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所提出的劳动思想是其教育思想得以形成的来源,他认为劳动应与教育充分融合起来,满足不同阶层的现实需求,而劳动与教育的相互融合能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抓手。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逻辑,探究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内涵、目的及途径,能够为我们更好地体悟、理解其所拥有的当代价值,以及优化现代劳动教育,提供支持。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C970[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