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小叶[1,2]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2]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组
出 处:《基础教育课程》2022年第15期103-111,共9页
基 金: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落实‘八个相统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体系改进的案例群研究”(课题编号:E-b/2021/27);2020年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试验项目“初中道德与法治模块教学的实践研究--基于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评价中的主观性试题经历了前素养立意和准素养立意两个阶段,每个转型历程中,不同立意的试题对评价学生、引导教学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发布,素养立意成为考试命题改革的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对试题样态转型历程中素养立意的主观性试题命制的实践和典型例题的分析,概括了素养立意的主观性试题的基本样态,并对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观题命制中的试题立意、情境材料、试题任务、试题答案等要素落实素养测试进行了具体的刻画。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 中考试题命制 主观题试题样态 转型与趋势 核心素养
分 类 号:G424.79[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7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