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产前检测在胎儿性染色体疾病筛查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晓莉 孙丽洲[1]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江苏南京210029 [2]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与产前筛查科,江苏淮安223002

出  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7期1018-1024,1035,共8页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71502)。

摘  要:目的:讨论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筛查胎儿性染色体疾病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月接受NIPT检测的孕妇共19327例,对于NIPT提示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孕妇在知情同意后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所有病例的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327例孕妇中,NIPT提示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孕妇共92例,阳性率为0.48%。其中81例孕妇接受了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确诊45,X 13例(含嵌合体2例)、47,XXX 5例、47,XXY 8例、47,XYY 6例、性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6例,其他染色体异常6例。NIPT检测技术对于性染色体异常的总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45.68%;对于45,X(含嵌合体)、47,XXX、47,XXY、47,XYY、性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PPV分别为30.95%、50.00%、80.00%、75.00%、54.55%。NIPT对于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含嵌合体)和微缺失微重复的PPV分别为44.29%和5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染色体数目增多和染色体数目减少(含嵌合体)的PPV分别为67.86%和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检测确诊发现性染色体异常的比例分别为38.27%和44.44%。结论:NIPT对于性染色体疾病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但对不同类型性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差异较大。NIPT可作为侵入性产前诊断之前的筛查方法,检测阳性孕妇应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进一步明确诊断。CMA比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具有更高的异常检出率,建议对NIPT检测提示性染色体高风险的孕妇进行两项联合检查。

关 键 词:无创产前检测 性染色体疾病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分 类 号:R394[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