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明[1] Wu Ming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2年第8期95-108,共14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电影对中国画视觉机制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批准号:2019BWY015)成果。
摘 要:20世纪多种艺术门类的实验,都对流畅叙事产生过不同程度的怀疑或拒斥。认知神经学揭示出,创造秩序、生成意义是人类大脑的高级功能,其运作原理尚未被完全破解。当下,人工智能编剧正以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学习人类的叙事方式,但远未成熟。这些前沿科技的发展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叙事的难度与价值。杨福东的多屏装置电影《雀村往东》在“影像”与“电影”的概念边界,激活叙事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重要性。通过清理“神经美学”和“神经-影像”理论的逻辑疑点,可以发现这部作品对建构“电影-大脑”理论模型的媒介优势。借由人工智能编剧的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可以搭建电影叙事和脑内意义生成的机制关联,由此深入理解在离散影像时代叙事对于连结个体与世界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