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钟世文 Zhong Shiwen
出 处:《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4期168-176,共9页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摘 要:当代元伦理学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道德理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许多哲学家认为对道德理由本质的解释必须能够说明该理由所具有的两种根本特征:一是规范性,即该理由对行动者提出了需要遵守的规范;二是动机性,即行动者总是有动机服从这些理由。基于这两种特征,有的哲学家对道德理由的解释提出了规范性问题的挑战。而传统的实在论虽然能解释道德理由的规范性,却无法解释其所具有的动机性。有些持有实在论立场的康德主义者试图借助康德对完美理性意志和有限理性意志的区分,发展出一种对道德理由的混合性解释。这种尝试无法说明道德理由的两个特征,若想解决规范性问题,就需要借助自主性来说明理性与自我的关系,但是自主性这一概念在根本上并不契合实在论立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