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伟兵 Liu Weibi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 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21-28,共8页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Fujian Academy of Governa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BKS199)。
摘 要:意识形态由抽象理性向具体形象转化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的具象化,体现为意识形态从具体到抽象再上升到具体的辩证过程。此时,意识形态将不再是观念的抽象集合,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存在。这一转变,其依据是实现本体论变革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它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人的感性需要为动力,实现对意识形态生产与再生产的具象化表达。意识形态具象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能动性和实在性相结合的集体表象。这一集体表象不仅具有感性整合的功能,而且也蕴含着理性的内在规定。实践逻辑则是贯穿这一具象化的内在进路,它通过感性具象化、物质活动化和现实生活化等方式最终实现了意识形态的具象化。这样一种理论,有利于架构起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桥梁,从而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关 键 词:意识形态具象化 感性对象性活动 集体表象 实践逻辑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