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雯睿[1]
机构地区:[1]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出 处:《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2年第4期111-113,共3页Art Research
基 金:2020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戏曲唱腔的借鉴与传承研究》,编号:Q20202X02。
摘 要:古曲,作为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曲目类型,可以分为二大类:第一类,词曲皆由古人所作而流传至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原词原谱的歌曲,例如《南风歌》《长相思》《姜夔自度曲14首》等;第二类,由近当代作曲家根据古代诗词作品为词谱曲而成,例如《大江东去》《春晓》《越人歌》等,还有一类诗词作品是近当代词曲作家分别依古词牌填词、依新诗词谱曲而成的歌曲,该类可以纳为诗词歌曲范畴,也可以纳入艺术歌曲范畴,例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本文研究对象《鬲溪梅令》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所创作的14首自度曲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从诗词意境、记谱方法、曲式结构、调式调性、旋律特点、进行分析,对演唱时气息、咬字吐字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试图探悉原词原谱类古曲与其特有点的音乐气质以及唱腔上如何区别于后创作类诗词作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