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婧[1] 

机构地区:[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金融博览》2022年第17期41-43,共3页

基  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研究生经济学教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探索”;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国际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探索的阶段成果。

摘  要:西学东渐:经济学教育的“引进来”,国外故事的“英译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求救亡图存,一些有志之士到国外寻求摆脱积贫积弱的“火种”。从严复1901年翻译《原富》(《国富论》)算起,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迄今也有百余年。1930年陈豹隐翻译的《资本论》代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播到中国。他们是中国最早的“普罗米修斯”,为旧中国带来希望的火种。

关 键 词:《原富》 《国富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英译汉 积贫积弱 西学东渐 普罗米修斯 国际化 

分 类 号:H31[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