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傲 Zheng Ao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22年第8期64-68,共5页Movie Review
基 金:2019年度贵州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文本消费和意识形态:白话现代主义视野下的自媒体多模态互动研究”(编号:2019BS017)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数字技术赋能时代,自我建构更多的是来自网络空间互动产生的信息流,而短视频恰好搭建了一个碎片化、个性化和即时性的社交平台,进一步强化了人们与之互动产生的自我建构。这一特征与美国学者米莲姆·汉森(Miriam Bratu Hansen)提出的“白话现代主义(vernacular modernism)”相呼应与契合,也对短视频及其文化现象的理解有了一个新的维度。汉森的白话现代主义认为,电影作为一种“白话”的视觉和感官刺激,重构了事物与世界的联系,为现代性经验提供了“自反性”表达,并以“重新组织日常生活经验的能力”创造了一种新的、全球化的感官机制,包括情感表达、时空构建、模拟经验、内省活动等都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实现了“白话”的“流通性、混杂性和转述性”。曲春景认为“她从电影表象和视觉世界入手,强调感官反应与现代生活的关系”,而白话现代主义的“核心目的是把电影作为探讨普遍的现代性问题的特殊途径,用电影文化研究回应和凸显当代社会的精神文化现象”。但李珂认为白话现代主义“不能限定在电影本身的世界中”,其“糅合混合了感性交流与理性交流,横断了性别、人种、阶级的区分,是一种基于全人类的世界主义幻想”,不仅是一个“电影的”概念,还应该是一个“外电影的”概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