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赫云[1,2] 李倍雷 He Yun;Li Beilei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211189 [2]东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211189
出 处:《美术研究》2022年第3期76-82,共7页Art Research
基 金: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中国传统艺术母题学与主题学理论和方法建构研究”,课题编号20YJA760022。
摘 要:二十四史《隐逸列传》,尽管经历了从“逸民”“逸士”“高逸”“处士”到“隐逸”等称谓于概念上的变迁,整体上看,是后来者咸相祖述,但却说明了“隐逸”这个群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隐逸有不同的方式与类型。初以《周易》的《遯》《蛊》两卦为文化起点和伯夷、叔齐为典范,之后二十四史纳入这个特殊的社会“隐逸”群体是为《隐逸列传》。同时,这个特殊的社会“隐逸”群体成为一种显在的“主题”,被历代艺术家纳入作品为主题叙事,尤其在文人艺术的音乐、绘画和诗歌中成为很重要的“隐逸”主题内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