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云

作品数:66被引量:9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母题主题学乔伊斯主题比较艺术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艺术》《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艺术探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儒林传》的《列女仁智图卷》主题探讨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赫云 李倍雷 
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单列项目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4AA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列女仁智图卷》是顾恺之根据刘向《古列女传》三卷的《仁智传》所画的长卷图像,原画本遗失,现存为摹本。刘向认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撰《古列女传》,言得失,陈法戒。《仁智传》陈列女的仁智事迹,记载列女能“识微”“知天道”...
关键词:《儒林传》 《列女仁智图卷》 儒家思想 艺术主题 
作为图像隐喻“修辞”元素的隐逸主题
《美术研究》2024年第6期72-78,共7页赫云 李倍雷 
2024年国家重点课题[艺术学单列],“基于‘二十四史’《隐逸传》的传统艺术隐逸主题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4AA003]的阶段成果。
所谓“修辞”元素指的是间接性指向隐逸主题的那些隐喻性的母题,诸如图像中的“四袖”“豹皮”“渔船”“茅舍”“松树”“枯树”“桃花”“菊花”“岩洞”“独木桥”“茶器”“古琴”“童仆”等。从构图学角度说,这些母题在山水画中是...
关键词:隐逸主题 修辞 隐喻 
微更新视角下城市弱势空间再生设计探索——以重庆建设厂民主村为例
《装饰》2024年第12期132-135,共4页罗茜 赫云 
微更新是当前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容向存量提质转向过程中,针对弱势空间的一种局部更新模式。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让弱势空间焕发活力,获得新生,如何让老旧社区成为宜居家园,让居民获得归属感等。作为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的重庆建设厂民...
关键词:微更新 弱势空间 民主村社区 再生设计 
中国传统艺术主题类型:基于二十四史《儒林传》的考察
《文化艺术研究》2024年第6期69-82,115,共15页赫云 李倍雷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基于二十四史《隐逸传》的传统艺术隐逸主题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4AA003)的阶段性成果。
二十四史《儒林传》是为传授与发展儒家学说的儒士所立的类传,本质上是通过正史传承儒家正统文化思想。中国传统艺术以儒家为主体,以道家为本体。艺术主体表达了儒家文化与思想,形成了“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明劝戒,著升...
关键词:二十四史 《儒林传》 传统艺术 主题类型 
14世纪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绘画中的东方图式影响新探——以乔托·迪·邦多纳和锡耶纳画派为例
《美术大观》2024年第9期92-102,共11页欧阳博 赫云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美术作品与民族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20YBYS193)阶段性成果。
14世纪初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先驱人物乔托·迪·邦多纳以及西蒙内·马丁尼、安布罗乔·洛伦泽蒂等锡耶纳画家的人物画作集中出现了“丹凤眼”“柳叶眉”“兰花指”“罗汉袍”等具有鲜明东方意味的图式特征,由此构成了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
关键词:14世纪 乔托 锡耶纳画派 东方图式 跨文化交流 
从“隐喻”母题到“隐逸”主题——以《二十四史·隐逸列传》为分析路径
《艺术百家》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赫云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艺术母题学与主题学理论和方法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YJA760022)阶段性成果之一。
《二十四史·隐逸列传》是分析中国传统山水画“隐逸”主题的重要文献。尽管山水画的形态、风格固然众多,但图像的母题却是解读和阐释山水画主题的重要依据。如渔父、樵夫、蓧杖人等核心母题,具有隐喻性的文化特征,指向了隐逸主题。不...
关键词:母题 主题 隐逸 隐喻 山水画 
黎族絣染技艺传承的“两创”路径研究被引量:2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92-99,共8页王厚涵 赫云 
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0-A-05-(038)-398)。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创”理念为原点,以黎族絣染技艺传承为核心,通过对黎族絣染技艺传承现状的分析,引申出该传承在新时代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下的困境。故需以“两有”为前提基础,以“两相”为原则要求,在坚守“保护抢救”策略的前提下...
关键词:两创 黎族 絣染 传承 技艺 
基于《隐逸传》视角的艺术母题“在场”与主题“出场”的意义被引量:1
《民族艺术研究》2022年第4期14-23,共10页赫云 李倍雷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中国传统艺术母题学与主题学理论和方法建构”(项目批准号:2020YJA760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隐逸传》是印证图像隐逸主题最有价值的史料文献,同时还可以看到隐逸的各种类型主题。主题学理论以艺术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母题与主题为研究对象,阐释艺术母题“在场”与主题“出场”的含义及其隐喻,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纵横绵延的艺术...
关键词:《隐逸传》 母题在场 主题出场 历时性 共时性 
二十四史《隐逸列传》与艺术“隐逸”母题与主题关系被引量:1
《美术研究》2022年第3期76-82,共7页赫云 李倍雷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中国传统艺术母题学与主题学理论和方法建构研究”,课题编号20YJA760022。
二十四史《隐逸列传》,尽管经历了从“逸民”“逸士”“高逸”“处士”到“隐逸”等称谓于概念上的变迁,整体上看,是后来者咸相祖述,但却说明了“隐逸”这个群体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隐逸有不同的方式与类型。初以《周易》的《遯》《蛊...
关键词:《隐逸列传》 母题 主题 隐喻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隐喻母题和隐逸主题被引量:1
《艺术探索》2021年第6期6-11,共6页赫云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中国传统艺术母题学与主题学理论和方法建构研究”(20YJA760022)。
中国山水画固然形态、风格众多,图像母题却是解读与阐释山水画主题的重要依据。如渔父、樵夫、蓧杖人等核心母题,具有隐喻性的特征,所呈现的是隐逸主题。不同的母题(母题意象)组合,可能显现不一样的隐逸主题。母题的"在场"以及主题的"出...
关键词:母题 主题 隐逸 隐喻 山水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