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图像隐喻“修辞”元素的隐逸主题  

The Motif of Seclusion as a Rhetorical Element of Pictorial Metaphor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赫云[1] 李倍雷[1] He Yun;Li Beilei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211100

出  处:《美术研究》2024年第6期72-78,共7页Art Research

基  金:2024年国家重点课题[艺术学单列],“基于‘二十四史’《隐逸传》的传统艺术隐逸主题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4AA003]的阶段成果。

摘  要:所谓“修辞”元素指的是间接性指向隐逸主题的那些隐喻性的母题,诸如图像中的“四袖”“豹皮”“渔船”“茅舍”“松树”“枯树”“桃花”“菊花”“岩洞”“独木桥”“茶器”“古琴”“童仆”等。从构图学角度说,这些母题在山水画中是“点缀”性的元素。但从主题学角度讲,它们是具有修辞意义的母题。“四袖”“豹皮”“桃花”“菊花”修辞元素性的母题,所隐喻的隐逸主题大体是“归隐”;“渔船”“茅舍”“岩洞”“独木桥”修辞元素性的母题,隐喻的隐逸主题大抵是“渔樵”之隐;“松树”“枯树”“茶器”“酒器”“古琴”“童仆”等修辞性的母题,多是隐喻了“高逸”之隐。研究不同修辞元素的母题的出现,是探讨艺术隐逸主题的类型和隐逸方式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隐逸主题 修辞 隐喻 

分 类 号:J212[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