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林海[1,2,3]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 [2]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3]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出 处:《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年第10期59-65,共7页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摘 要:对泰勒课程原理的解读,需要走入其思想深处,认识其所体现的“现代性”及“超越性”。泰勒课程原理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高度现代化社会所具有的理性、效率、复制、摹写等特质,这使其带有可参照性。另一方面,泰勒课程原理试图提供一种行动的启示、一种对话的可能、一种生长的驱动;它试图唤醒学校的课程实践者走入课程的深处,走向处于课程中的儿童经验深处、生命深处,此时的泰勒课程原理似乎又是不可复制的、无关效率的。但正是这种“无关效率”且“不可复制”,使其展现出了明显的生长性价值、发展性价值和启示性价值。激发和唤醒人性的美好,是泰勒课程原理的深层意蕴,也是泰勒自身的生命写照。
分 类 号:G423[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8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