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洁[1] 潘跃银[2] 石琴 张国俊[4] 姜丽岩[5] 董晓荣[6] 顾康生[7] 王慧娟[8] 张晓春[9] 杨农[10] 李玉苹[11] 熊建萍[12] 易铁男[13] 彭敏[14] 宋勇 范云[16] 崔久嵬[17] 陈公琰[18] 谭薇[19] 臧爱民[20] 郭其森[21] 赵光强[22] 王子平[23] 何建行[24] 姚文秀[25] 吴小红[26] 陈凯[27] 胡晓桦[28] 胡春宏[29] 岳麓[30] 姜达[31] 王广发[32] 刘俊峰[33] 于国华[34] 李峻岭[35] 柏建岭[36] 谢文敏 赵伟红 吴丽虹 周彩存[1]
机构地区:[1]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中国上海200433 [2]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中国安徽合肥230001 [3]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肿瘤科,中国福建福州350008 [4]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中国河南郑州450052 [5]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中国上海200030 [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中国湖北武汉430022 [7]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中国安徽合肥230032 [8]河南省肿瘤医院呼吸科,中国河南郑州450008 [9]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中国山东青岛266000 [10]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国湖南长沙410013 [1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国浙江温州325000 [1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中国江西南昌330006 [13]襄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中国湖北襄阳441021 [14]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中国湖北武汉430060 [15]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中国江苏南京210002 [16]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中国浙江杭州310022 [17]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中国吉林长春130021 [18]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内科,中国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19]潍坊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中国山东潍坊261000 [20]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中国河北保定071030 [21]山东省肿瘤医院内二科,中国山东济南250117 [22]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中国云南昆明650118 [2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中国北京100142 [24]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中国广东广州510120 [25]四川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中国四川成都610041 [26]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中国江苏无锡214062 [27]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中国江苏苏州215006 [28]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中国广西南宁530021 [29]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中国湖南�
出 处:《癌症》2022年第8期354-367,共14页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基 金:南京绿叶制药有限公司;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No.2017ZZ02012);上海市重大疾病多学科合作诊疗能力建设项目的支持
摘 要:背景与目的 力扑素(Lipusu,LP)是第一个商业化的紫杉醇脂质体制剂,在一项小规模研究中展现出了对局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的疗效。在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的Ⅲ期研究,比较顺铂联合LP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P)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LSCC-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患者年龄在18-75岁,局部进展(临床ⅢB期,不适合同步放化疗或手术)或转移性(Ⅳ期)LSCC,在服用试验药物之前,既往未接受过全身化疗,且至少有1处可测量的病变[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1.1版)]。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安全性。为了探索血浆细胞因子对LP治疗的预测价值,在基线检查和首次疗效评估时收集LP组患者的血浆样本,然后使用45-Plex Procartapex Panel 1进行分析,用Luminex xMAP技术对45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初步分析评估了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与治疗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5.4个月。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包括237例LP组患者和253例GP组患者。在PPS中,LP组和GP组的中位PFS分别为5.2个月和5.5个月[风险比(hazard ratio,HR)=1.03,P=0.742]。LP和GP组的中位OS分别为14.6个月和12.5个月(HR=0.83,P=0.215)。LP组和GP组的ORR(41.8%vs.45.9%,P=0.412)和DCR(90.3%vs.88.1%,P=0.443)也相似。LP组中出现导致治疗中断(10.9%vs.26.4%,P <0.001)或治疗终止(14.3%vs.23.1%,P=0.011)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的患者比例明显更低。LP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表明,基线水平较低的27种细胞因子与ORR增加相关,15种细胞因子与PFS改善相关,14种细胞因子(包括TNF-α、IFN-γ、IL-6和IL-8)呈现重叠趋势。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LSCC患者,LP方案的PFS、OS、ORR和DCR与GP方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