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军[1]
机构地区:[1]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出 处:《中国电力教育》2022年第9期63-64,共2页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基 金:2018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面向创新班的电工学教学改革”(Y1181421);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基于模块化的电路课程教学改革”(Y1190741)。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感线圈、晶体管、电力电缆电路模型的分析,探讨了电路模型在《电路》课程教改中的重要作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电路》课程理论知识缜密、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具体电路的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大都过于侧重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而忽略了课程的工程实践性,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关 键 词: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作用 电路模型 电感线圈 工程思维能力 《电路》课程 教学研究 电力电缆
分 类 号:TM13-4[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