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樊浩[1] Fan Hao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4-17,共14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和“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黑格尔道德现象学讲习录”(项目号:19FZXA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战略和“精神战略”,是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区别于西方的两大伦理型文化战略。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战略的文化重心是伦理实体和伦理世界的建构,“精神战略”的文化重心是道德主体和道德世界的建构。伦理优先战略指向现代西方道德哲学传统影响下的“无伦理”的中国问题;“精神战略”的问题意识指向康德主义影响下将伦理道德当作甚至只当作“理性”或“实践理性”的伦理学理论研究与现实道德发展中“没精神”的中国问题。伦理和伦理优先必然期待“精神战略”,“精神”是一种中国话语和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传统。黑格尔和王阳明的“精神”理念在哲学层面深切相通,是中西方两种不同话语形态。黑格尔认为精神有三个特点:出于自然而超越自然;“单一物和普遍物的统一”;思维和意志的统一。王阳明将精神与良知互释,“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精气神就是黑格尔三大要义的中国表达。在中西文明对话的意义上,“精神战略”有两大结构四个要素。两大结构即道德世界观与道德生活。道德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其中国话语和中国形态就是义利关系。道德世界观战略的文化着力点一是建立道德与自然、义与利对峙的自觉意识;二是建构二者之间“被设定的和谐”。“精神战略”的要义是建立四大和谐或四个合一。道德世界观中义利合一或黑格尔所说的道德与自然的和谐,核心问题是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包括幸福观和德福观;道德生活中的理欲合一、公私合一、知行合一,它们即黑格尔所说的道德与主观自然的和谐,道德与客观自然的和谐,思维与意志的统一。道德世界观与道德生活是“精神战略”的两大文化重心,四大合一是“精神战略”�
关 键 词:“精神战略” 道德世界观 义利合一 “理欲—公私—知行”合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