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世界观

作品数:32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樊浩庞俊来薛桂波牛俊美马向真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社会科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世界观”的三重生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29-30,共2页胡海波 赵振羽 
一、中华民族的“道德世界观”中华文化的世界观结构乃是无原子式主体的天命之自行开、自行运转,一切都在这种整体散开中显现并获其位置,在一个绝对的宏观构境之下,才有其“所是”“所处”和“所行”,而这种澄明的方式、所处的位置、运...
关键词:道德世界观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世界观”的三重生成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0期15-24,共10页胡海波 赵振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009)。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思想实践中,围绕着“道德”这一传统文化理念,在“道德历史”“道德制度”“道德意象”三重维度上完成了对“道德世界观”的文化生成。首先,在历史哲学向度上,现实历史被视为大象无形的道德本体之外在彰显。...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道德世界观 文化自觉 
道德偶然论的形上逻辑及其基本内涵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22-31,150,共11页庞俊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指数建构研究”(22AZX013);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道德偶然论不同于古典伦理道德理论将德性作为派生性关系,而是直面当代美德理论问题,追问当代伦理道德生活的可能样态。道德偶然论需要我们直面美德生存的偶然性历史逻辑,从道德必然性世界观的道德知识论走向道德偶然性的实践认同。偶...
关键词:道德偶然性 美德伦理学 道德世界观 
题解“非常伦理”
《云南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32-38,共7页庞俊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指数建构研究”(项目号:22AZX013)阶段性成果、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成果。
“非常伦理”需要进行概念的界定与厘清。“非常”与“常”相对,“非常伦理”以“常态伦理”为参考准绳,表现为非常个体道德行为、无序社会伦理秩序、非常伦理逻辑与偶然性的道德世界观四个层次。以当代伦理学研究范式审视“非常伦理”...
关键词:“非常伦理” “常态伦理” 伦理精神 偶然性道德世界观 
伦理道德发展的战略支点:理性,还是精神?
《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23年第3期3-16,共14页樊浩 
江苏省“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和“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黑格尔道德现象学讲习录”(项目号:19FZXA002)的阶段性成果。
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战略和“精神战略”,是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区别于西方的两大伦理型文化战略。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战略的文化重心是伦理实体和伦理世界的建构,“精神战略”的文化重心是道德主体和道德世界的建构。伦理优先...
关键词:“精神战略” 道德世界观 义利合一 “理欲—公私—知行”合一 
伦理道德发展的战略支点:理性,还是精神?被引量:1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4-17,共14页樊浩 
江苏省“道德发展高端智库”和“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黑格尔道德现象学讲习录”(项目号:19FZXA002)的阶段性成果。
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战略和“精神战略”,是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区别于西方的两大伦理型文化战略。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战略的文化重心是伦理实体和伦理世界的建构,“精神战略”的文化重心是道德主体和道德世界的建构。伦理优先...
关键词:“精神战略” 道德世界观 义利合一 “理欲—公私—知行”合一 
黑格尔论伦理的真理之维--以教化世界向道德世界观的提升为契机
《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2期149-158,共10页赵培楠 
在《精神现象学》的章节安排中,精神的教化世界的提升方向是道德世界观。道德世界观以纯粹理性的道德意识为绝对本质,摆脱了基督教天国与尘世的二元叙事模式,也挣脱了启蒙世界功用的意义格局。黑格尔以康德的道德哲学为界标的做法表明...
关键词:黑格尔 教化 道德世界观 真理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及其共同体伦理意蕴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3期15-16,共2页苗贵山 
一、“两个和解”思想的理论缘起与历史唯物主义构建的肇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论及启蒙与道德世界观的问题时提出了两个公设,一是道德与客观自然的和谐,二是道德与感性意志的和谐,并认为“现实行为的运动本身”是联结“这两个设...
关键词:《精神现象学》 道德世界观 否定之否定 理论缘起 两个和解 伦理意蕴 现实行为 共同体 
论心理咨询中的“道德世界观”
《医学与哲学》2021年第4期42-47,共6页俞玲玲 马向真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AZD005)。
心理咨询道德世界观的形成,解决了自身道德自我意识与自然一般、义务与感性冲动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义务与现实、道德与自然的“和谐”。然而,该种“和谐”倘若仅仅局限于个体自身,则无法保证咨询利益共同体整个实体的道德完成,从而陷...
关键词:心理咨询 道德世界观 咨询利益共同体 伦理世界观 
道德是否有界限——以黑格尔的“道德世界观”论述为例被引量:2
《道德与文明》2020年第5期100-109,共10页庄振华 
陕西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017C003);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6SZTZ01);2016年陕西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
道德是康德用来挺立人类主体性的核心要素,它甚至具备成为构造整个世界的基点的潜力。作为世界观的主体性道德看似无远弗届,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现象。黑格尔考察了这种世界观的三大公设的内部结构,认为它们分别展示了道德与自然在灵魂外部...
关键词: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道德 世界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