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海波[1] 赵振羽[1] Hu Haibo;Zhao Zhenyu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0期15-24,共10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009)。
摘 要: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思想实践中,围绕着“道德”这一传统文化理念,在“道德历史”“道德制度”“道德意象”三重维度上完成了对“道德世界观”的文化生成。首先,在历史哲学向度上,现实历史被视为大象无形的道德本体之外在彰显。其次,在实践哲学向度上,以礼乐为代表的道德制度作为道德理念在实践层面之外化而确立。再次,在形而上学向度上,道德的精神意蕴和内在机理得到建立和澄明。这一由外而内的文化生成,标志着中华民族达到了对其道德理念的文化自觉。阐释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世界观”的生成脉络,对于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逻辑、开显中华民族的“哲学自我”有重大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4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