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分互认的四种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来群[1] 

机构地区:[1]许昌学院教育学院,许昌461000

出  处:《高教探索》2022年第6期79-87,共9页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  金: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国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与运行成效研究(20YJA880061);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2021年度项目:新知识生产模式背景下应用科技大学发展战略研究(2021BJY034);河南省2021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循证取向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21-JSJYYB-090);河南省首批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教育学原理课程阶段性成果。

摘  要:学分互认成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国际化、普及化的有效教学管理制度。为了从理论上廓清普通高校学分互认不同模式的边界,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依据学分互认中有效学习时间与学习成果两个维度,可以把普通高校学分互认模式分为学术模式、能力模式、文件模式、区块模式。每一种学分互认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学分互认价值取向、学分互认标准、学分互认策略及特点。学分互认模式的理论建构,有助于我们在学分互认实践中形成综合各模式优点、避免其不足的综合性学分互认原则。

关 键 词:普通高校 学分互认 模式 探析 

分 类 号:G649.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