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曙东
机构地区:[1]上海中国书法院
出 处:《中国书画》2022年第10期4-8,共5页Chinese Painting & Calligraphy
摘 要:本文以汉《说文解字》以及“六书”为依据,对李阳冰、赵孟頫、邓石如。王福庵四家《策书千字文》进行指误区正。“四家”虽为其时文人书家代表或领袖,但在《策书千字文》中对部分策字的认识不一,写法有异。本文以期厘清一千多年来篆字书写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当可聊备一说。然而自唐代始。明清之前(包括明清)某些策书“异体字”迄今普遍存在名家篆书作品中。唐宋以后有“正字”行为,即整理异体字,确定文字的标准形体,促进文字统一。《说文》的篆书,可为“正字”。但唐代的正字专书既尊重《说文》,又根据社会用字的现实加以变更。明清亦如是。唐宋以降,篆字的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异体字中有哪些可为“正字”?尤其出现在历代大家的篆书“异体字”。而当代书家的篆书作品中仍常见与《说文》不一的异体。如何处理好篆字规范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欢迎读者提出不同意见,展开讨论与争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