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李文彬(译)[2] Richard Hartz;Li Wenbin
机构地区:[1]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国际教育中心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11期30-41,共12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摘 要:室利·阿罗频多和牟宗三作为20世纪印度和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面对彼时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现代世界的挑战,均在哲学领域做出了极具创见性的回应。他们坚信,在未来的世界里,亚洲文化所注重的主体知识与更为西方文化所强调的客观知识一样重要。他们都认为,“心”门不仅向感官知觉的现象界敞开,而且应向物自体敞开,尽管康德认为人类不具有知觉物自体的“智的直觉”。自古以来,中国和印度将拥有这种更高权能的人称为圣人。牟宗三和阿罗频多指出,现在应当以新形式复活儒家与韦檀多传统中“成圣”的主观理想,方能相较过去更成功地解决客观世界之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