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开二门”——略论阿罗频多与牟宗三哲学中的主体性和客体性  

‘One Mind and Two Doors’ :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 the Philosophies of Sri Aurobindo and Mou Zongs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 李文彬(译)[2] Richard Hartz;Li Wenbin

机构地区:[1]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国际教育中心 [2]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2年第11期30-41,共12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摘  要:室利·阿罗频多和牟宗三作为20世纪印度和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面对彼时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现代世界的挑战,均在哲学领域做出了极具创见性的回应。他们坚信,在未来的世界里,亚洲文化所注重的主体知识与更为西方文化所强调的客观知识一样重要。他们都认为,“心”门不仅向感官知觉的现象界敞开,而且应向物自体敞开,尽管康德认为人类不具有知觉物自体的“智的直觉”。自古以来,中国和印度将拥有这种更高权能的人称为圣人。牟宗三和阿罗频多指出,现在应当以新形式复活儒家与韦檀多传统中“成圣”的主观理想,方能相较过去更成功地解决客观世界之问题。

关 键 词:阿罗频多 牟宗三 主体性 客观性 内圣外王 一心开二门 西方 东方 

分 类 号:B351.5[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261B94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