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雨彤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今古文创》2023年第1期49-51,共3页
摘 要:先秦时期,群雄逐鹿、礼崩乐坏,经济、社会的剧烈变革带动思想文化迅速发展,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阐述其对政治、军事、伦理等方面的见解。作为阐明思想的方式,诸子著作中的论辩思维与技巧受到更加广泛、深刻的关注。作为论辩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子著作中对同一人物形象的不同表述,体现了其对百家思想的承载。本文将从《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四部作品出发,分析文本中呈现的伯夷、叔齐形象,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中承载的思想文化内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3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