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艺术

作品数:195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杨朝蕾尹旖张宏曹津源杨爱群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析孟子和苏格拉底的论辩艺术——《齐桓晋文之事》《人应当坚持正义》联读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29期52-54,71,共4页杨漫 吴京华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鄂西南民族地区基于文本细读以提升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JB531)阶段性研究成果。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齐桓晋文之事》和《人应当坚持正义》两课,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分别展现孟子和苏格拉底的论辩过程.通过联读两篇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研究学习,结合文本深入感受东西方两位先贤在动荡时代背景下,通过因势利导...
关键词:孟子 苏格拉底 论辩艺术 
孟子的论辩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研究
《时代人物》2024年第20期0264-0266,共3页王丹丹 
2023年度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课题“孟子的论辩艺术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研究”(H23S01)的研究成果
聚焦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强说理效果和提升教育对象接受程度的难题,文章探索了儒家代表人物孟 子的论辩艺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孟子的说理艺术进行深入剖析和归纳,提炼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 意义的内容,启发思想政治...
关键词:孟子 论辩艺术 思想政治教育 
孟子论辩中的“对方立场”——《齐桓晋文之事》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6期51-53,共3页刘永胜 
孟子以“雄辩”著称,文章有“浩然之气”,语势强劲起伏,对话滔滔不绝,《齐桓晋文之事》便是典型代表。文本解读多从这一特点入手,注重孟子“以我为主”的论辩风格赏析,而忽略了他的“对方立场”。孟子在与齐宣王如何一统天下的论辩中,...
关键词:对方立场 论辩艺术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辩”之利--《鱼我所欲也》的论辩艺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10期49-52,共4页王向阳 
在战乱频仍、诸侯各国合纵连横的战国时期,孟子作为有抱负的思想家、政治家,能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与他的“好辩”且论辩犀利是分不开的。在《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中,孟子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并以严...
关键词:论辩艺术 论辩逻辑 《鱼我所欲也》 语言艺术 
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 体会卓越的论辩艺术——《齐桓晋文之事》教法新探
《中学语文》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杨棋 
探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齐桓晋文之事》的教学方法,包括对文本中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孟子所展现的卓越论辩艺术的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运用幽默艺术,旨在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
关键词:《齐桓晋文之事》 幽默表达 论辩艺术 教学新探 
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辩艺术
《中学教学参考》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赖梦晓 
《烛之武退秦师》所蕴含的论辩艺术,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更展现了人类思维与智慧的卓越。研究发现,烛之武所运用的论辩技巧和策略,体现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与思维智慧,对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领略人类智慧以及提升论辩能力,具...
关键词:《烛之武退秦师》 论辩 语言艺术 
浅析《谏逐客书》的论辩艺术
《中学语文》2023年第26期78-79,共2页潘明珠 
李斯的《谏逐客书》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文章。文章探讨了李斯如何通过引用历史君主的治理经验,对比过去成功的纳贤政策与当前的逐客政策,强调外来人才的重要性;如何使用比喻描绘逐客政策的荒谬;如何通过情感动员表达对国家...
关键词:《谏逐客书》 历史事实引证 对比手法 比喻 形象描写 
《晏子春秋》中的名辩思想及其论辩艺术
《文教资料》2023年第11期19-22,共4页邢猛 窦衍敏 
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战国诸子散文中的‘春秋’形象研究”(2018SJA1688);2022年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春秋》与法家关系考论”(KYCX2022-46)。
《晏子春秋》蕴含一定的名辩思想,有些地方已经触及“名实关系”“类”“故”等名辩学基本问题和基本范畴。书中除了晏子展现了高超的论辩技艺,其他次要人物也表现出较高的论辩水平。书中一些相重而异的篇章,有的论证繁缛、逻辑性较弱,...
关键词:《晏子春秋》 名辩 论辩 墨家 儒家 
先秦诸子论辩中人物形象对思想的承载——以伯夷、叔齐在儒、道、法三家的形象流变为例
《今古文创》2023年第1期49-51,共3页侯雨彤 
先秦时期,群雄逐鹿、礼崩乐坏,经济、社会的剧烈变革带动思想文化迅速发展,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阐述其对政治、军事、伦理等方面的见解。作为阐明思想的方式,诸子著作中的论辩思维与技巧受到更加广泛、深刻的关注。作为论辩的重要组...
关键词:诸子百家 论辩艺术 伯夷叔齐 人物形象 
论辩艺术:《孟子》散文教学的重要抓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年第32期58-60,共3页陈书悦 张占营 
《孟子》散文以论辩说理为主,反映了先秦文学独特的论辩艺术。在统编教材教学实践中,可从分析文章思路、避免混淆概念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孟子》散文的逻辑性;从揣摩虚词、品读句式两个方面体验其感染力;从以文解文还原本真、读写结...
关键词:《孟子》 论辩艺术 逻辑性 感染力 思想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