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遇青[1]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 处:《人文论丛》2021年第2期59-71,共13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钱谦益佛教因缘系年考实与综合研究”(19XZW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明清以来,利徐之学的传播激活了中国儒者的数学兴趣,天文历算之学成为朴学的重要论域。这一新知把外在的“天地间事物实理”视作“格致”的对象,把“九数”与“六书”视作朴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儒者之学被拓充为通天地人的通人之学,虚理之学发展为实事之学,深化了朴学的实证方法、精审学风和创新逻辑。当然,乾嘉学术由“愈推愈密”的创新逻辑转向“穷源探本”的科学史的考掘,也限制了朴学的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