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衎 YANG Kan
机构地区:[1]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北京100083
出 处:《管子学刊》2023年第1期119-128,共10页GuanZi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书形成问题研究”(19ZDA250)。
摘 要:德性、五行与其他元素相配合的现象在两周至汉初的文献中广泛存在,其中一些配合方式作为当时的“公共知识”已相对固定,但也有一些配合方式尚处于不稳定状态。清华简《五纪》中的各种配合是这一“公共知识”演进中的重要样本。多种德性并举的现象虽早有萌芽,但直到战国时代才作为伦理本原性的价值观念被标举,《五纪》的“文德”提供了一种德性组合版本。并举五种德性且与其他事物广泛配合,与阴阳家和儒家两次大规模思想交汇有关。两次思想交汇的代表人物是邹衍和董仲舒,他们都有齐学背景。儒家思想在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后,完成了天人体系的建构,对儒家思想和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分 类 号:B2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K877.5[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