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辉
机构地区:[1]华东交通大学铁路法治研究院,南昌330044
出 处:《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年第2期180-183,共4页China Time-honored Brand
基 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人工智能与案件事实论证》GJJ180999最终成果。
摘 要:批判性思维作为解决问题的法宝,旨在对既有的观念、方法予以审查、检测、比较、筛选或判断,最终确立当下最合意的行动方案。该思维的技能与意识对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应着力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批判质疑、多元视角不断反省、综合权衡中获致最佳判断的能力。但在目前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仍存在课程设置失衡、教学模式守旧、教学方法滞后等问题。为此,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策略中应先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面革新,借助注入法和浸润法两种路径实现批判性思维对法律人才的培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