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萍
机构地区:[1]浙江嵊州市马寅初中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3年第1期34-35,共2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摘 要:“弹性思维”是一种多元化能力,这种思维多元的整合能力不仅能赋予我们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还能帮助我们打破神经和心理方面的条条框框,跳出定式思维来看问题。[1]其与众不同的特质体现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思维过程。计算机和大多数动物都不具有弹性思维,这种能力是人类大脑固有的。[2]新课程“新”的核心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与列纳德·蒙洛迪诺所说的弹性思维内涵不完全一样,本文强调的弹性思维主要是指开放、创新、灵活、不固化、不僵化、不教条的思维,一种弹性的思考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6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