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欣慧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23年第1期22-22,共1页
摘 要:舍已为人、无私奉献是当今社会最为推崇的价值观,那么,父母究竟该不该教孩子为自己争取利益?“妈妈,他抢我的玩具!”“没事没事,你让给小朋友玩儿吧,好孩子要懂得谦让和分享!”类似的对话,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见,让孩子谦让好像成了应对“抢玩具”这道育儿题的标准答案。文天祥、黄继光、雷锋等舍已为人、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故事是学校、社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蓝本,但不顾年龄、场景和人性发展规律一味追求无私利他式的教育,真的科学、合理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