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宣懿[1]
机构地区:[1]中央美术学院
出 处:《中国美术》2023年第1期29-36,共8页Art in China
摘 要:学界对潘天寿美术教育思想的研究大致沿着这样的思路:他承续传统文人的精神立场,坚守中国画民族阵地,是美术教育“内源发展”观的重要代表人物。这种观点肯定了潘天寿对传统学脉的接续,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自身思想革新和对新观念、新机制的吸收。潘天寿的美术教育思想,特别是他有关中国画教学的主张与方法,是利用传统资源进行现代科学话语建构的典型范例。他主张“中国画要有自己的基本训练和教学体系”,努力在学术的科学特质中构建中国画的“学术社会”。这个“学术社会”以西方经验科学为基础,以“淬炼传统”为手段,通过“学统—政统—道统”三角平衡关系的建立,使中国美术教育体系逐步成型。本文即从潘天寿具体的美术教育思想和实践切入,尝试从学术独立的角度就中国画如何迈入“学术社会”展开论证。
关 键 词:美术教育 中国画教学 中国画分科 潘天寿 “学术社会”
分 类 号:J212-4[艺术—美术] 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