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书”到“义学”——武训的行为模式与民间信仰探论  

From “Moral-instruction Book” to “Free Priveate School”——A Discussion on Wu Xun’s Behavior Pattern and Folk Belief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姚彬彬[1] Yao Binbin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6期150-157,共8页The World Religious Culture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现代宗教学术史研究”(编号:14JZD034)阶段性成果。

摘  要:武训平生“行乞兴学”,于其身后百年有毁誉两极的评价,然其身处社会底层,毕生却执着于办“义学”的思想根源,尚未见系统研究。通观武训言行及曾经发生过宗教经验的经历,可见其行为模式中具备“内在宗教性”,其思想来源是明清以来普及于基层社会的“善书”。清代以降“善书”与民间信仰结合,武训曾深入参与“善书”团体,其“义学”兴办之后,亦与当地“善会”关系密切。武训作为实践“善书”的道德典型,不仅得到士林的广泛赞誉,亦被晚近士林和诸多民间团体奉为楷范,由此可见“善书”观念之晚近社会影响。

关 键 词:武训 善书 义学 民间信仰 万国道德会 

分 类 号:B933[哲学宗教—宗教学] K25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