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敏[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 处:《西部学刊》2023年第4期164-168,共5页Journal of Western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兴盛的重要时期,尤其南朝的统治者竭力推崇佛教,全国上下形成了崇佛的高峰期。何承天和颜延之虽不是这一集团的成员,但也难免接触佛教、佛理。《达性论》和《释达性论》两篇文章就是关于“形灭神灭”“因果报应”的典型辩论文章。何承天在文中用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儒家观点争取支持者,颜延之则是完全从儒佛合一的角度论述,适应了当时时代的发展。两者的争论看似是一场哲学的论辩,其中却包含着佛教的接受问题,应该关注的是在这场接受的战役中引发的中国思想史、哲学史、文学史甚至政治史的变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